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全文檢索

  • 友善列印
  • 社群分享
查詢為:環保;尋找到:2497 筆資料,共250頁。
排列方式︰ 依時間排序依主題排序
最新消息 > 環保新聞 > 雲林縣首創靈界存摺APP 紙錢清運線上預約還可記錄碳減量
2024/8/8 下午 05:11:00年,相較近年平均的2.7噸/年,大幅成長81倍,配合單位數也由最初的30處增加至75處。為能擴大紙錢集中處理成效,雲林縣環保局今年首創推出「靈界存摺」APP,讓縣內808家廟宇能夠通過APP進行紙錢清運預約,並實時估算減碳成效,記錄於存摺中,
最新消息 > 環保新聞 > 雲林縣首創出入口AI智能辨識 全時管制營建工程污染
2022/10/31 下午 04:18:00清洗及防塵網覆蓋等防制措施進行自動化辨識,並監控工地揚塵狀況,再透過即時通報軟體,達到營建工程預警管制之目的。 雲林縣環保局黃富義副局長指出,縣內每年施工中營建工程逾4,000件,排放的懸浮微粒(PM10)約佔全縣16.4%,為落實縣內營建
最新消息 > 環保新聞 > 雲林縣首座海域水質監測站正式啟用 透過智能守護 雲林更有力
2024/12/27 下午 03:20:00的焦點。為提升河川水質,雲林縣政府結合多方力量,持續輔導畜牧業廢(污)水排放符合標準,並運用智慧科技強化污染源監控。過去環保局導入智能科技AI監測系統,在新虎尾溪流域關鍵測站上游設置水質感測器,進行全天候監測並即時警訊通報。今(113)年更首
最新消息 > 環保新聞 > 雲林縣秋季淨灘,揪企業認養海岸共創永續未來』
2023/11/4 下午 06:12:002023/11/4雲林縣環境保護局為回應環保呼聲,積極推動海洋保育,於112年11月4日舉辦「清淨海洋x循環創生」秋季淨灘活動。活動吸引麥寮鄉公所及企業單位等共計202名參與海漂垃圾及海灘垃圾的清理工作,總計清除1,085公斤廢棄物,其中583公斤的非資源垃圾和502公斤的資源回收物,此成果不僅是對環境保護的實際貢獻,也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永續城鄉」和「保育海洋生態」目標,充分展
最新消息 > 環保新聞 > 雲林縣科技執法展成效 查獲斗六工業區某食品廠繞流排放
2021/8/18 下午 07:18:00放並依法告發,必要時,得廢止其水污染防治許可證(文件)或勒令歇業。 近來民眾反應斗六工業區工廠偷排廢水及異味情事,環保局成立專案小組,由沈秘書淑妧擔任指揮官,於斗六工業區內設置微型空氣品質感測器、CCTV、水質感測器,並進駐空氣品質監測
最新消息 > 環保新聞 > 雲林縣政府綠色採購特優,提升綠色消費力共創永續新生活
2024/8/29 上午 08:52:00遊等扣合SDGs17項指標,實施績效評核,並輔導企業單位一同加入綠色消費行列,販售業者申請設立綠色商店、旅店業者申請成為環保旅店,鼓勵企業使用環保、省水、節能標章產品等,藉由公部門以身作則帶動企業單位及民眾效法,以政策面落實淨零綠生活。 雲
最新消息 > 環保新聞 > 雲林縣政府抗暖化減空污立場從來不變 且持續滾動檢討
2022/11/17 上午 09:32:00廖俊傑2022/11/17環保團體本月16日於雲林縣政府前提出抗暖化反空污的訴求,雲縣政府秉持相同立場並且表示,永續環保與淨零排碳早就是縣府規劃並持續進行中的重要政策,縣府更於110年成立因應氣候變遷專案辦公室,發表首本「雲林縣自願檢視報告(VLR)」,規劃2030雲林永續發展的主軸,並為後代子孫未來著想為目標。 雲林縣截至10月四座空氣品質監測站PM2.5濃度改善率全國第一,111
最新消息 > 環保新聞 > 雲林縣政府召開濁水溪揚塵防制業務聯繫會議 力推災後重建及國慶煙..
2024/9/30 下午 02:41:00陳欣地2024/9/30雲林縣政府於9月27日由副縣長謝淑亞主持「濁水溪河川揚塵防制業務聯繫會議」。會中邀請了環境部、第四河川分署、中央部會及地方相關單位代表,共同討論颱風凱米過後濁水溪流域的揚塵防制工作。會議重點在於如何在東北季風來臨前加速復建,並確保國慶煙火活動的順利進行。 強颱凱米於今年7月肆虐雲林,造成濁水溪沿岸與河道嚴重受損,裸露地面積從99公頃
最新消息 > 環保新聞 > 雲林縣政府北港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廠榮獲 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
2022/11/17 上午 10:28:00與放流北港溪,成為大自然水循環一環,徹底落實環境教育八大領域「水資源回收再利用」、「潔淨家園」、「守護河川」之目標。 環保局副局長黃富義表示,北港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廠區內設置地下走道觀察廊,可透過污水玻璃櫥窗、礫間模型、微生物觀察設備,來瞭解
最新消息 > 環保新聞 > 雲林縣政府 『監督焚化再生粒料使用,辦理拌合廠查核評鑑』
2023/1/10 下午 09:27:00底渣經再利用處理並檢測合格後之新產品,為確保產品品質,每生產500公噸需檢驗一次,合格後才能回運至縣內並運用於公共工程。環保局本於循環經濟、節能減碳理念,積極推廣使用焚化再生粒料及建立各項制度,於108年訂定「雲林縣政府所屬各機關使用焚化再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