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113年補助業務廉政防貪指引
2024-09-27
政府為達到特定政策目的,照顧有需求之人民,落實為民服務精神,編列預算提供符合一定條件者申請補助,而政府補助資源屬公益性質,如辦理補助業務未秉持公正或補助款未確實核銷,進而衍生不法行為,除嚴重扭曲補助制度之美意,亦造成國家公帑之浪費。本府政風處暨其所屬政風機構近年辦理補助業務專案稽核,檢視該業務執行情形,發現缺失態樣重複出現,諸如申請或核銷文件未齊備,與補助條件不符,重複請領補助費用疑慮等,近來亦屢有新聞媒體報導不實詐領補助款等相關弊案,並經司法檢調機關搜索在案,另坊間亦時有傳聞民間受補助團體利用不實方法,向機關辦理核銷藉以詐領補助費。為防範類似風險弊端重複發生,進而提升行政效能,本府政風處爰策劃執行「補助業務廉政防貪指引」專案,綜整實務上曾發生之違失案例,歸納風險態樣,提出因應對策,蒐集機關過去、其他縣市政府相似業務性質之弊端及代表性個案,於113年8月15日邀請本府各單位及所屬機關暨各鄉鎮市公所補助業務同仁共同研商,並獲法務部廉政署南部地區調查組組長劉俊杰、本府社會處、民政處及農業處等單位主管協助共同研析具體因應對策,強化防治措施,研編完成本防貪指引提供相關業務人員參考,並將相關弊端類型公開揭示,期透過本補助業務廉政防貪指引,有效預防風險違失發生,使公共資源得以有效運用,發揮最大價值,提升興利服務與行政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