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環保新聞

  • 友善列印
  • 社群分享
雲林推動智慧化學防災新模式 無腳本、無預警實兵演練啟 動機器人上場助陣打造非工業區防災韌性網

承辦科長:葉增智

承辦人 :張原嘉

聯絡電話:05-5526280

為強化地方毒性化學物質災害應變量能,並全面提升縣境防災韌性,雲林縣環境保護局今26日於健豐泡綿股份有限公司雲林廠辦理「毒性化學物質災害應變防救演練」,由環保局統籌,並結合雲林縣消防局、環境部中區環境事故專業技術小組及多家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地區性聯防企業共同參與,展現跨域合作能量。
本次演練首度導入「雙智慧救災機器人協同作業」技術,並採用「無腳本、無預警」的實兵方式,全程不事先公布情境,全面檢驗各單位於突發事故時的即時反應、橫向協作與科技整合能力,具指標性意義。
有別於過往多以工業區為演練核心,本次特別聚焦非工業區複合災害情境,模擬地震導致貯槽管線破損、化學品外洩等狀況,呼應環境部推動「防災、調適、淨零」韌性國土策略。雲林做為農業大縣,更需建立橫跨工業、社區與農業生產場域的防護網絡,並以此落實全民共享的防災安全。
為降低人員進入危險區域風險,本次演練由雲林縣消防局與環境部中區環境事故專業技術小組共同操作兩型智慧救災設備,先由消防滅火機器人進場噴灑水霧戒護,執行降溫與稀釋氣體濃度,再由偵檢多功能機器人深入現場,執行影像氣體偵測與即時數據回傳等任務。
消防人員透過遠端操控救災機器人深入危險場域,取代傳統高風險的近距離救援作業,並結合輔助判讀與通訊傳輸系統,讓指揮中心即時掌握現場化學濃度與影像狀況,顯著提升應變救災效率與人員安全層級,充分展現雲林縣在智慧化學防災與跨域協作上之前瞻實力。
雲林縣環保局局長張喬維表示,本次演練不僅驗證縣府面對複合性化學災害即時應變能力,更以「無腳本演習」、「導入科技防災」、「跨單位整合」三項關鍵作為,讓化學防災實際驗證。未來縣府將持續推動智慧防災科技與在地產業結合,打造全民參與、智慧守護的安全韌性家園。
  • 環保局進行環境偵檢
    環保指揮官事故現場說明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中區環境事故專業技術小組說明介紹偵檢多功能機器人
  • 大合照
最後異動時間:2025-11-26 19:17:0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