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環保新聞

  • 友善列印
  • 社群分享
雲林縣防災演習登場 強化複合式災害應變能力

承辦科長:鄧雅謓

承辦人 :陳欣地

雲林縣政府與環境部,今(30日)在雲林縣大牛埔公園及安定國小共同舉辦「114年懸浮微粒物質災害防救演習」實兵演練。本次演練以實人、實地、實景、實物及實時的方式,模擬因境外污染加上強風引發濁水溪揚塵,導致空氣品質指標惡化至危害等級(AQI>400)時,因能見度不良導致交通事故與鹽塵造成電力設備故障等複合式災害狀況,藉此全面性檢驗雲林縣政府跨單位的防救災應變能量。
在災前減災作為上,除台電公司配合降載減排降低污染外,雲林縣及彰化縣環保局、中區水資源分署及第四河川分署,也共同執行河川揚塵抑制措施,包括增加集集攔河堰放流量及出動洗街車、霧砲設備及高揚程泵浦等機具設備。同時,雲林縣環保局也針對固定污染源、移動污染源與營建工地啟動應變及稽查工作,降低污染加成,並透過各局處分工以多樣化管道,提醒民眾減少外出並加強自我防護措施。
而在災中的演練,則模擬因懸浮微粒濃度過高使得能見度降低,在視線不良的情況下,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由雲林縣消防局、警察局及衛生局立即成立「前進指揮所」,並在懸浮微粒災害的情境下迅速展開人員搶救、交通疏導與醫療後送;同時導入過往曾發生的鹽塵附著礙子影響供電情境,由台電公司立即啟動電力搶修,確保供電穩定。演練全程穿插影片說明,協助參演與觀演人員即時掌握應變時序與流程,強化防災教育成效。
雲林縣政府黃玉霜參議表示,本次演練聚焦實務操作,從災前預防、災中救援到災後復原,也透過實地的重大交通事故搶救、高空電力設備搶修過程,模擬空氣品質極度惡化的狀況下的操作方式,充分展現救災、救護人員平日訓練成果。
雲林縣政府也強調,在氣候變遷下的極端天氣事件頻傳,如何透過防災預警機制,降低災害衝擊,並提昇復原韌性,是未來的重大課題,透過實兵操演,不僅強化地方政府應變機制,也提升民眾面對空品惡化時的健康防護與避難意識,共同為建構安全、韌性雲林奠定基礎。

  • 114年懸浮微粒物質災害防救演習
    114年懸浮微粒物質災害防救演習
    114年懸浮微粒物質災害防救演習
  • 114年懸浮微粒物質災害防救演習
    114年懸浮微粒物質災害防救演習
    114年懸浮微粒物質災害防救演習
最後異動時間:2025-09-30 20:56:0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