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地方攜手懸浮微粒災害兵棋推演 雲林縣打造防災韌性城市
2025-09-25
承辦科長:鄧雅謓
承辦人 :陳欣地
雲林縣政府與環境部,今(25日)在雲林縣西螺鎮安定國小共同舉辦「114年懸浮微粒物質災害防救演習」兵棋推演。在行政院季連成政務委員的指導下,由雲林縣政府黃玉霜參議帶領縣府團隊,與環境部、教育部、內政部、衛生福利部、經濟部、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分署、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經濟部台電公司等單位,透過現場主推官下達情境狀況的方式,針對不同的災害情境應變內容進行推演,除了強化災害防救整備業務外,也期望透過推演的過程落實盤整檢視各項人物力救災資源量能,進行縱向及橫向指揮、支援、協調、調度,提升災害防救整體韌性及緊急應變動員效能。
本次的推演依「災害防救演習規劃與評估機制」設計,以「有想定、半預警、無腳本」,從嚴從難規劃演習情境。模擬因境外污染加上強風引發濁水溪揚塵,導致空氣品質指標(AQI)惡化至危害等級(AQI>400)的過程中,涵蓋的五個科目,包括:災前的應變作為啟動、災中的健康防護及離(避)災訊息傳遞、潛勢區域管制、應變資源與調度及災後的事件解除,依時序分項進行推演,同時於推演過程中,由主推官下達臨時狀況,進行實際面臨災害時溝通、聯繫、調度、協調等應處作為。
環境部表示,在強勁的東北季風時期,雲林縣位於濁水溪流域的下風處,揚塵風險高,因此今年度選定與雲林縣共同辦理「114年懸浮微粒物質災害防救演習」,期望透過貼近真實災害情境的沉浸式演練,以驗證地區災害防救計畫與各中央災害防救業務計畫相互勾稽,藉此提升地方應變能力,也可作為中央與地方協力的重要示範。
張麗善縣長表示,氣候變遷下的極端天候已成常態,像濁水溪的揚塵問題,在中央與地方共同努力推動揚塵改善及防制行動方案後,揚塵事件日由106年59日逐步降低至112年5日,但在數個颱風、強降雨的連續侵襲下,揚塵防制工法遭受到嚴重的破壞,在後續的防制工作的推動上,除了強化未來面對氣候衝擊的應變能力,也必須滾動調整提升災後韌性,建立全流域的永續治理機制。張縣長也強調,透過演習過程找出現有的不足,並滾動修正各單位的救災標準作業程序,唯有居安思危、超前部署,才能確實守護縣民安全,未來縣府也將持續精進災害防救與環境治理,並透過演習累積經驗,提升全民防災意識,攜手打造安全、永續、韌性的幸福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