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環保資訊

  • 友善列印
  • 社群分享
(環境衛生)小黑蚊重點防治區計畫

壹、計畫重點防治區背景及範圍


雲林縣古坑鄉、林內鄉山區,海拔約50至1000公尺,區域內多果園、檳榔、竹林等經濟作物及中低海拔植物生態,社區開發甚早,自然環境生態卻日益惡劣,且小黑蚊數量有逐年增多之趨勢,雖也曾實施藥劑防治,但效果有限且無法有效抑制小黑蚊數量,影響縣民生活品質甚鉅。

貳、小黑蚊重點防治區計畫重點特色
 

一.改變社區生態環境,使不利小黑蚊的生長及活動。
二.建立新的環境保護及小黑蚊處理模式。
三.引領社區民眾,認識微生物科技,及對環境及植物影響,建立健全的環境保護觀念。

參、計畫項目


一、重點防治區環境分析
  小黑蚊之生活史包含卵期、幼蟲期、蛹期及成蟲期等四個階段。臺灣鋏蠓雌成蟲在吸血後3~4天(Sun, 1967;莊,1994)會產卵於陰暗潮濕生有青苔或藍綠藻之土壤表層;每隻吸飽血之雌蟲約可以產出30~35粒卵(譚等,1989;莊,1994)。剛產出之卵淡黃色,其後逐漸變為深黑色。卵約經過三天後孵化為幼蟲,幼蟲有四齡,具負趨光性。幼蟲常孳生於住家或建築物附近枝葉茂密之樹下、竹籬下或瓜棚下有相當濕度之遮陰、潮濕含砂質及腐植質生有青苔或藍綠藻等之表土層,其次為花生田、甘藷田、旱田、蔗田等,再其次為土牆及石牆之裂縫及水溝旁邊等(Liu et al., 1964;Lien and Lin, 1966;周等,1988);土面較硬與完全向陽的場所未發現有幼蟲孳生(Liu et al., 1964)。
  幼蟲歷經二到三週(Sun, 1967;莊,1994)之發育生長後,爬到水分較少之處如飼育容器壁、土表、偶而或在草莖部化蛹。老熟幼蟲所脫下的皮仍黏附在蛹之末端,以固著蛹體;失去幼蟲皮支持的蛹難以羽化(裘及榮,1979)。蛹經過三到五天之發育(Sun, 1967)即羽化為成蟲。成蟲具前翅一對,後翅則形成平均棍。剛羽化之成蟲為淺褐色,經過一至二小時後即轉變為黑褐色。小黑蚊由卵發育到成蟲所需之時間,約三到四週。成蟲之壽命約二到六週(莊,1994),而雌成蟲之壽命通常較雄成蟲為長。


        雲林縣古坑及林內區屬山地平原交界區域,氣侯環境適合小黑蚊之成長,加上農業生產大量使用農藥及化學肥料,使生態環境產生變異,所以小黑蚊之密度有逐年增高及區域擴大之趨勢。計畫執行期間將進行更深入的環境分析。


二、小黑蚊密度調查:


        小黑蚊成蟲出沒密度之調查-計畫實施前、中、後,由研究人員帶領調查員以小腿誘集法調查小黑蚊成蟲之出沒密度,可做為防治成果的指標。本計畫近程目標以降低小黑蚊密度為主。


三、重點防治區環境管理:
 

         本計畫之實施,以社區為單位,並涵蓋一所學校,進行小黑蚊防治,參與之單位應為志願參與,與鄉鎮公所共同組成防治小組,可與指導的專家學者共同商討防治的對策及實施方法,並由相關教育、農政單位配合執行。執行過程應辦理相關研商會及宣導會,並廣邀社區義工、志工及愛心媽媽參與。


四、環境管理:


        進行以下工作項目:

(一)小黑蚊孳生源清除。

(二)社區環境整頓。

(三)大溝渠淤泥清除。

(四)不當廢棄物處理及棚架拆除。

(五)減少不當環境用藥及環境污染。

最後異動時間:2021-06-24 15:03:0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