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環保FAQ

  • 友善列印
  • 社群分享
0
污穢的空氣品質

  由於人口過度密集,發展不平均,臺灣的資源大都集中於都會區,尤其是臺北。以公共交通工具而言,臺北四通八達、班次緊湊的市內巴士,與高雄的稀疏班次相比,再與縣、鎮、鄉、村之公車狀況一比,也難怪鄉鎮民眾家家戶戶都有自用汽車,或機車代步了。除外,再加上臺灣富裕之後,許多人不免產生虛榮心,或好於享受;於是,臺灣汽機車密度竟成為世界第一。自民國77年起,每年增加超過100萬輛;如將這些車輛擺在高速公路上,從基隆到高雄正好有10倍的長度。也因此,我們的高速公路、省道甚或縣道,無時無刻都在塞車。

 

  遺憾的是,大家自由自在享受「行」的方便後,卻也不得不自食其果--所謂的「移動性污染源」即汽機車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很多人不滿政府沒有讓我們呼吸乾淨的空氣,殊不知我們就是危害自己健康的殺手。而且讓烏賊車滿街跑,不但害人也害己,而且又留給後代子孫一個容易併發過敏性氣喘病的環境。

 

  民國八十五年國內的機動車輛有1,320萬輛,密度每平方公里367輛,是美國的17倍,德國的3.7倍,日本的1.7倍。你以為我們真的那麼富有嗎?我國國民年平均所得為美金12,000元,與先進國家的美國30,000元,德國26,000元,以及日本36,000元相比,我們有奢侈的本錢嗎?

 

  事實上,污染我們外在大氣環境的,並非只有這些「移動性污染源」,還有造成臺灣經濟奇蹟的大功臣-「固定性污染源」-工廠排放出來的廢氣。臺灣的工廠密度每平方公里2.66家,是日本的2.4倍,美國的65倍,也是世界的前茅。雖然,政府的環保單位密切在注意工廠的環境污染問題,奈何人手不足無法面面俱到。業者方面,雖然也感受到世界潮流的環保壓力,而有心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卻因廠內無專責人員,而委託外面的環保顧問公司處理。可惜在投入環保資金下,污染防治的效果,卻大多未能盡善盡美,以致於和工業區比鄰而居的住民,便不免會遭受慢性呼吸道疾病危害的威脅。

 

  而這些「移動性污染源」或「固定性污染源」,所造成的困擾已不僅限於地區性的問題了。它們排放出來的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或硫氬化物(HxSx),在大氣中會隨著氣流、風向的變化而溢散至世界各地,一旦遇雨,便於當地生成含有硫酸或硝酸的酸雨。酸雨下降到地面土壤中,所含的酸會將重金屬溶出,不但會污染土壤,使植物吸收後進入食物鏈中;而且也會滲入地下水污染水質,使人類慢性中毒。

 

  除了外在的大氣環境已遭嚴重污染,內在的空間-包括公、私建築物,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的狹窄空間內,尚得忍受「抽菸者」的慢性毒害。「菸害」已被醫學界證實是各種癌症的重要因子,若與不吸菸者做比較,吸菸者的肺癌死亡率高達10倍,且與吸菸量成正比;而咽喉癌也高達9倍,口腔癌、食道癌都達4倍,膀胱癌、胰臟癌則為2倍,腎臟癌為1.5倍。目前臺灣的吸菸人口約佔總人口的1/4,台灣人民一年吸掉6,150億支紙菸,花費高達120~180億,而吸菸所造成的疾病診療費用更是高達50~80億美元。

 

  除外,吸菸的公害,一方面包括因隨手丟棄菸蒂而導致意外災害,造成生命和財產的損失,且常波及無辜的人。一方面是製造髒亂,公共場所中隨處都可見於菸蒂,對市容觀瞻有極大的負面影響。尤其是,抽菸所產生的二手菸,危害他人健康更是不可忽視。

最後異動時間:2018-11-13 17:41:0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