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環保FAQ

  • 友善列印
  • 社群分享
0
生態工法之定義

依公共工程委員會民國九十一年八月定義:所謂生態工法便是基於對生態系統之深切認知與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永續發展,而採取以生態為基礎、安全為導向的工程方法,以減少自然環境造成傷害。


生態工法之優點
一、 提高環境污染淨化能力:營造多元之生態環境,回復生態系之自律性,提升河川之污染自淨能力。
二、 促進生物多樣性:降低施工過程對生態之衝擊,並塑造多元之棲地環境,以保育物種之多樣性。
三、 提高經濟效益:減低建造、施工及養護成本。
四、 提升環境美質並創造親水空間:結合自然景觀,達到視覺和諧狀態,並提供親水空間。
五、 落實環境教育:提供示範功能,喚起民眾之環境保育意識。

河川污染整治相關之生態工法
早在二十世紀初,人類即已利用濕地承接污水,以植生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爾後並發展各項水質淨化技術,包括土壤、礫間淨化等方法,處理廢污水。
除前開水質淨化工程之外,部分護坡之生態工法亦具污染減量之效益,除減緩逕流量,增加地下水源補助外,並利用重力沉降或植物攝取等方式,減少泥沙、營養鹽、有機質等進入河川,以增加河川溶氧,改善水質,並可增加河川生物廊道與週邊生態系之連結,促進生物多樣性。相關之護坡工法內容,包括植生格網、切枝壓條法、打椿編柵法、地工合成材加植生、塊石護岸、拋石護岸、石籠護岸加植栽、木框格牆加植栽、植岩互層法、透水舖面等。

最後異動時間:2018-11-13 17:19:0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