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化再生粒料多元應用 永續循環融入生活』
2025-09-30
生活』
雲林縣環保局為使民眾了解焚化再生粒料產製過程與應用方式,自113年開始以焚化再生粒料摻配製成盆器與擴香石。除以盆器搭配植栽手作課程推廣使用及擴香石作為宣導品發送外,期望透過應用方式的多元化,讓更多民眾能瞭解焚化再生粒料,並將永續循環之理念,可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中,提升本縣焚化再生粒料的去化率,使資源可永續循環利用。
雲林縣由於自主處理垃圾設施不足,每年需外運垃圾至外縣市代燒處理,依互惠合作需回運一定比例的底渣或焚化再生粒料;為推廣及有效使用焚化再生粒料,訂定「雲林縣政府所屬各機關使用焚化再生粒料作業要點」明確規範粒料申請方式及使用摻配比例「每一立方公尺至少摻配700公斤」,讓轄內各機關辦理公共工程時能充分使用焚化再生粒料。同時透過訂定「雲林縣焚化再生粒料監督暨推廣小組設置要點」,設立跨局處溝通平台協調各單位申請使用及提報焚化再生粒料次年度使用量之相關事宜。推動至今以縣內公共工程使用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CLSM)約占總使用量64%為主要,其次為掩埋場中間覆土作業。
環保局局長張喬維表示,配合環境部推動資源循環零廢棄政策,除持續推動焚化再生粒料應用於轄內公共工程逐步提升粒料使用比例外,也將焚化再生粒料代替天然砂石摻配製成擴香石及植物盆器,藉由民眾親身體驗,能了解認識何謂焚化再生粒料,進而消除心中疑慮,並透過多元化的應用方式,不僅應用於工程用途,也能融入我們日常生活的事物當中,讓資源可以永續循環,創造永續新生活。